他是开国少将,妻子是老红军,长子却演了大半辈子国军将领
聊到“将军老爸、明星孩子”,不少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海峡那边的孙元良和他的儿子秦汉。不过呢,在咱们大陆也有这样的例子,开国少将徐其海,他的儿子徐光明,那可是有名的电影明星。
徐光明不走秦汉那种爱演感情戏的路子,他拍的剧大都是历史题材。说起来,这位被称为“红二代”的徐光明,在剧里经常扮演国民党的高级将领,结果经常跟演对手戏的父亲在剧里成了“冤家”。
这对父子可不简单,他们都经历了哪些让人惊叹的故事呢?
徐其海在1913年来到了这个世界,他的家乡是安徽金寨,那地方挺有名,出了不少将军,革命气息特别重。16岁那年,徐其海就加入了立夏节起义的大军,他带着赤卫队去攻打民团,成功拿到了不少枪支,这样一来,革命的队伍就更有底气了。
敌人猛烈反击后,起义没能成功,徐其海就拎起家伙,带上兄弟们躲进了山里,玩起了游击战,还当上了金寨县游击队的头儿。
之后,鄂豫皖那边正式组建了红军,徐其海就带着队伍加入了进去。他在里面干过不少职位,像是红25军的73师218团1营1连的连长,还有红31军91师师部作战科的科长,以及91师271团的参谋长等等。
徐其海参与了鄂豫皖苏区多次对抗“围剿”的战斗,还有川陕苏区的反“围攻”行动,包括长征等这些大仗硬仗,他都亲身经历过。这么说吧,红四方面军的每一场重要战斗,都有徐其海的参与,他算是从头到尾都经历了。
在抗战那会儿,徐其海先是跟着红四方面军的脚步,加入了八路军的129师上了前线。他在771团的1营当营长,打了好几场硬仗,像七亘村、黄崖底、神头岭、响堂铺这些地方,他都带着队伍去搞过伏击。
但他很快就被调回了后方,去了留守兵团工作,主要任务是保卫延安。等到日本投降以后,他随着留守兵团的一个部分前往东北,在那里为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大军往南推进时,徐其海成了45军158师的二把手,副师长。他参与了解放天津的战斗,还一路过了长江,湘赣地区的战役里也有他,后来他还带队打进了两广地区,到处都是他奋斗的身影。
在抗美援朝那会儿,徐其海已经升为了46军的副军长。1953年,他奔赴朝鲜战场,亲自指挥了三场攻打马踏里的战斗。这几场仗打得漂亮,给我们在谈判桌上增添了不少底气。
1955年,徐其海荣升少将,之后他还当过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的掌门人,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副头头。不管在哪个岗位上,他都拼尽全力为国家出力。
徐其海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,他的家庭生活也十分和谐幸福。他的妻子曲飞,同样是一位经历过革命风雨的老红军。她早在12岁那年,就加入了红军队伍,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红小鬼”。在长征那段艰苦的日子里,曲飞还曾担任过康克清的贴身警卫,后来又升任为妇女独立团一连二排的排长。
1938年那会儿,通过组织的牵线,徐其海和曲飞走到了一起,成了革命道路上的好伴侣。他们俩感情一直特别好,陆陆续续生了七个娃。这些孩子里头,最有出息的要数老大徐光明了。
挺有意思的是,这对老夫妻跟国民党斗了大半辈子,虽然没有到刻骨仇恨的地步,但肯定也没啥好感。可让人没想到的是,他们的儿子竟然演了很多国民党的大官,变成了他们眼中的“对立面”。
徐光明1944年在陕西延安呱呱坠地,从小他心里就有个明确的打算,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出色的演员。他爸妈都是思想进步的老一辈革命者,特别支持他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徐光明16岁时成功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,学的是表演专业,开始接受正规的表演学习。打好基础后,他就去了话剧团当演员。这一去就是十多年,他一直在话剧团里努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。
真才实学早晚会被认可,到了1974年,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剧情电影《长空雄鹰》,选演员的时候,导演一眼就相中了徐光明,让他来演里面的“孟胜刚”这个角色。
徐光明演的那个角色,虽然只是个次要的,但他靠着一流的表演技巧,赢得了大家的喜欢,也让影视圈的人开始注意到他,给他开了扇门。
1979年,徐光明进了八一厂演员剧团,之后经常出现在电影里。通常来说,像“红二代”这样的人,对影视剧里讲革命故事的内容都挺上心,不太乐意去演那些坏角色。
不过徐光明可没这些心理负担,他觉得当演员就是份工作,演戏嘛,得讲究艺术,能把角色演活才是硬道理。打从1979年那部《小花》起,他就大胆地去演那些“坏人”角色,一点不含糊。
一开始,他只是个小角色,反动军队里的低级军官,还是个国民党特务。但到了1984年演《廖仲恺》那会儿,他开始演起大人物来了,像刘勘、胡宗南、何应钦、陈诚、顾祝同、蒋经国这些重要人物,都被他演得活灵活现。
他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阎锡山,在《太行山上》、《东方》这些剧里头,总共演了阎锡山五次。
徐光明,老家在安徽,出生在延安,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符合角色特点,他特意学了山西五台方言,在剧中说得那叫一个溜,这背后他可是没少下功夫。
要说起徐光明演过最让人记住的角色,还得是下面这两个。其中一个是他在《大决战之平津战役》里头扮演的陈长捷。
死守到底就能找到出路,“死守到底就能找到出路”,傅作义一直坚持这个信念,直到解放军战士把司令部的门撞开,他依然在说:“死磕到底总能想出对策。”这时,陈长捷突然间像疯了一样,放声大笑起来。
另一个角色来自《大明王朝1566》,叫吕芳。这部剧不是讲革命的,但确实是部历史剧。
吕芳是嘉靖皇帝身边的太监,他得天天陪着这个疑心重的皇上,还得对付像严嵩、徐阶那样的大官。同时,他身后还有一堆想往上爬的太监跟他斗。他就像是夹在墙缝里过日子,要想好好表现,实在是难上加难。
徐光明演得那叫一个到位,需要冷酷的时候绝不手软,该展现温情的时候又特别贴心,他把那种狡猾和厉害劲儿融合得恰到好处,直到现在,还有好多人对他的表现赞不绝口。
拍完了《大明王朝1566》这部剧后,徐光明就把生活的重点放到了家庭上,不再像以前那样,一门心思全扑在工作上,忙得团团转。
身为开国将军的后代,徐光明如果想博取名声,大可以借此身份大肆宣扬,但他没有这么做。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观众能爱上他作品中的角色,对他而言,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标志。
2015年,演了一辈子国军将领角色的徐光明走了,那时候他71岁。挺有意思的是,他老爹徐其海在1984年离开人世的时候,也是71岁,这或许就是他们父子俩的一种奇妙巧合吧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下一篇:没有了